瑜珈經The Yoga Sutras




瑜珈其是梵語 [ YOGA ] 之譯音 , [ YOGA ] 字源來自兩個字根 , 一為 yuj +gham =[ YOGA ]意指加法 , 像2+2=4 , 無法分開 , YOGA屬於後者



起初我們學習瑜珈可能只是為健康 ' 美容等 , 也就是現在流行的健康瑜珈 ,或為神通 ,或為求道等 ,可以達到某種超能力 , 即所謂神道
但是如瑜珈修行者 , 為追求真理而來 , 他們認為瑜珈乃一門深奧的科學 , 經由鍛練可以使自己達到 [ 天人合一 ] 的境界



(這是我最近打算廿的一本書...)


瑜珈意謂是一種心靈上的知識,約束心靈上的變化,即結合自己的身體與心念,能控制其變化一種過程.
瑜珈經共有
196條經文,分為四部份,



  • 第一部份是「三摩地」篇(Samadhi Pada)、
  • 第二部份是「練習」篇(Sadhana Pada)、
  • 第三部份是「成就」篇(Vibhuti Pada)、
  • 第四部份是「解脫」篇(Kaivalya Pada)。


如何從身體的層次提昇到心靈的層次 , 再由心靈的層次提昇到精神的層次呢 ? 唯有藉助 Raja Yoga , Raja 王者之意 , Raja Yoga 即稱之為勝王瑜珈 , 其鍛練的方法 , 稱為 Astaunga Yoga Sadhana , Asta 是八 , Unga 是 Limb , 手足之意 , 即所謂八步功法 :



Yama , 外在控制 ,


Niyama , 內在控制 ,


Asana , 體位法 ( 大家所知道的瑜珈動作 ) ,


Pranayama , 能量控制 ,


Pratyahara , 感覺收斂 ,


Dharan 集中 ,


Dhya'na , 禪定 ,


以及 Samadhi , 三摩地



    瑜珈亦可用另外的方法解釋 , 兩千年前柏坦加利 Patanjali 將瑜珈系統化 , 寫成一書 [Yoga Sutra] ( 瑜珈經 ) , 內有一梵語箴言 :


Yoga Cittavrtti Nirodha , 有四個字 ,


Yoga 瑜珈 ,


Citta , 意識 ,


Vrtti , 各種情緒及傾向 ,


Nitrodha , 控制 , 人體內大小 , 主要級附屬腺體有五十種 , 每一種控制一種情緒 , 諸如 : 生氣 ' 恐懼 ' 害羞 . . .等等 ,



故此箴言之意即是以練習瑜珈 , 來使人的意識控制此五十種情緒 , 是不是只有五十種 ? 不是 , 此種情緒經由身體內在及外在的傳導 , 以及東 ' 南 ' 西 ' 北 , 上下十方的轉移 , 所以 50x2x10=1000 , 其變化有一千種 , 何謂一個 [ Yogi ] ? 即何謂一個瑜珈行者 ? 亦即對此一千種情緒的變換能有完善的控制者 , 就稱為一個位瑜珈行者 , 



    瑜珈行者對心靈的瞭解非一般人能夠知道 , 他們知道單位時間內心靈只能專注於一件事情 , 為什麼我們現在可以一面吃飯 , 一面看報紙 , 一面聽音樂 , 似乎同時可以做好幾件事呢 ? 瑜珈行者其精細的程度能夠清楚看見心靈的運動 , 是以驚人的速度在運動 , 當身體 Annamaya Kosa' , 以及心靈的五個層次發展完美時 , 人才得以完美地控制所有的情緒 , 經八步功法的鍛練能分別使身體的層次及心靈的五個層次得以完美 ; 第三步 Asana 瑜珈體位法可以使身體健康 , 所以偉大的瑜珈行者是不會生病的 , 第一及第二步 Yama 及 Niyama , 外在及內在的控制 , 這是屬於道德規律 , 靈修的基石 , 能使 Kamamaya Kosa' ( 意識心靈 ) 得以完美 , 第四步 Pranayama , 呼吸的控制 , 可以使 Atimanasa Kosa' ( 記憶性無意識心靈 ) 得以完美 , 第六步 Dharan 集中 , 可以使 Vijinanmaya Kosa' ( 真理性無意識心靈 ) 得以完美 , 此七步的鍛練熟練 , 完美時 , 自然地就進入瑜珈的最後一環三摩地的境地 , 此境界非言語 ' 筆墨所能形容 , 只有親自從三摩地出來以後才能瞭解 ,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heressa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